本帖最后由 石榛子 于 2014-10-29 21:39 编辑
飞天资源网站三周年庆
(雨绪)
雨就这么滴滴嗒嗒地下着,把往事和一些不清楚的淡淡的无望与忧虑交织在一起,湿漉漉的。我讨厌下雨,因为下雨的时候总会平白地使我想起很多人和事来,恍动着,眼帘处尽是笑意和倩影。说是想念和牵挂吧,又觉得好象不是,说是烦恼吧,似乎又太远。就这样,让我把时间都耗在了下雨的日子…… 人就是很奇怪,没时间吵了烦了的时候,心却怎么也离不开利益角逐欲望打斗的战场,有时间的时候,却又总是对那片战场滋滋不舍。总想用一种方式,一种行为,或者一种目标去诉说没人愿意听愿意看的引起与被引起。
忙读书,忙工作,忙找朋友,忙升迁,忙加薪,忙购房,忙购车,忙应酬,忙托与被托,新欲与旧欲,累与拖累,总之忙,从来没有真真切切地片刻安静过。 从短消息的痴心传递到博客的开启,从微信到微博,科技的进步飞速地改变着人的思维和情绪,同时也将它的粗暴毫无顾忌地伸入到人的性灵的末端。 “时代的艰苦使人对于日常生活中平凡的琐屑兴趣予以了太大的重视,现实上很高的利益和为了这些利益而作的斗争,曾经大大占据了精神上一切的能力和力量以及外在的手段,因而使得人们没有自由的心情去理会那较高的内心生活和较纯洁的精神活动,以致许多较优秀的人才都为这种艰苦环境所束缚,并且部分地被牺牲在里面。”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所描绘的19世纪初期的这种风气写照,恰恰印证了现代人生活的另一面心境。
人是不能闲下来的,闲下来就会生出许多事来,从一出生开始我们就被各种各样的各种交集在不同时间点上占领着。而近些时候,我不是被旅游占领着,就是被软件占领着,看别人怎么做的,我又要怎样做。这个潮才去,那个潮又赶了过来,想在一个点上多留些时间,也多留些故意的空白与其它事儿结缘,好象没有十分的机缘,就只有碰巧了。 喜欢 摄影,从相机的功能入手到各种场景的拍摄要求,又从人像到风景,从照片到软件,从网站到网站。再后来,便慢慢地熟悉了这一新的语言与相关,难以理解的是,那些曾经的伶牙俐齿,涛涛雄辩,思维快捷,不知为何却转而在心里沉淀下来,渐至有了一线清明,但却明明有难以用语言表达的孤独的行者似的障碍。或许,这也是我要通过后期制作让照片流露的一千个情愿。
雨时紧时慢,时急时歇,忽而潇潇、忽而洒洒,那么自信而裕如地主宰着这个季节。前些年的时候,我去过素有雨城之称的雅安,雅安的雨很是特别,它没有烟霭空蒙,少不得的“斜风细雨无须归”的惆怅,也没有“巴山夜雨涨秋池”的离恨。它细细的,有如春蚕啃食桑叶的声音,碎碎的又好似一种被包裹的感觉,这就是雅安的雨。雨依窗,人依窗,那份惬意却是我怎么也找不来的。摄影是为什么,要软件来做什么,不外乎还是一个心里的别样诉说。
“拍照是一种人生的修行”我对自己说。我需要把照片拍下来以后,通过后期制作让它能够将我心里的某些情绪化为色彩的斑斓。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唐代诗人王湾的诗句在描绘大江日出的壮美意境中,昭示的许多事物和现象偶是假装知之又不知所以,又哪里能够定格下来体会杜牧《齐安郡中偶题二首》中的“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的绝佳意味。
相比初中生的善知强辩,大学生的进取圆达,工作人士的昂扬通透,我怕是只有愚顽。是心静不下来的缘故,还是对远离表现的不屑,我是真的不清楚,不清楚啊。 但是,如单从摄影这一角度来考较的话,恐怕是对大凡喜欢摄影的人来说,越说越说不清楚就转而采取看图说话的方式来与人沟通,可能就是另一个思维反向沉淀或者说是另一个人际圈子的开启与远离。
雨还在下着,摸摸手机,犹豫地在键盘上划过,“春夜了无痕哪”┄┄ 好希望这个时候有个什么铃声响起,或者是一个短消息。 总不明白的是人为什么总是喜欢去想象明天的美丽,并为了这份美丽而增加许多烦恼,飘浮但不模糊。 也许是生存的压力?也许是明天的灿然?或许是一种不着边际的来自身心深处的虚妄的只知花开不知结果的梦影┄┄ 雨似乎是一种情绪,总是这样,把一半生的状态、一半的诗意浸泡着。春雨的缠绵与呢喃、夏雨的急促与淋漓、秋雨的深沉与寒意,这时候、这时刻好象都一一环伺在我的周围,一如这加入飞天资源网站的许多氛围。
|